Current Issue: <JZUS-B>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ISSNs 1673-1581 (Print); 1862-1783 (Online); CN 33-1356/Q; started in 2005,Monthly.


JZUS-B is an international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reviewed-Journal indexed by SCI-E, MEDLINE, PMC, BA, BIOSIS Previews, JST, ZR, CA, SA, AJ, ZM, CABI, CSA, etc., and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It mainly covers research in Biomedicine,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etc.

Impact factor: 1.099 (2011), 1.108 (2012), 1.293 (2013), 1.278 (2014), 1.303 (2015), 1.676 (2016), 1.815 (2017), 1.879 (2018).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ISSN 1673-1581(Print), 1862-1783(Online), Monthly

   Cover:  <146>
      
Contents:  <127>

<<<                         CONTENTS                         >>>

Reviews

Review: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journey in recipient cells: from recognition to cargo release

Huayuan XIANG, Chenxuan BAO, Qiaoqiao CHEN, Qing GAO, Nan WANG, Qianqian GAO, Lingxiang MAO

DOI: 10.1631/jzus.B2300566 Downloaded: 669 Clicked: 966 Cited: 0 Commented: 0(p.633-655) <Full Text>   <PPT>  221

Chinese summary   <24>  胞外囊泡在受体细胞中的旅程:从识别到货物释放

相华苑, 包晨轩, 陈巧巧, 高庆, 王楠, 高乾乾, 茅凌翔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检验科, 中国昆山市, 215300
摘要:胞外囊泡(EVs)是几乎所有细胞均能分泌的纳米级脂质双层囊泡,可通过将其内含的多种包括蛋白质、脂质、编码和非编码RNA、线粒体DNA等在内的生物活性分子递送到邻近和远处的受体细胞中,以改变受体细胞功能,从而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EVs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用于疾病诊疗。尽管EVs在供体细胞中的生物发生和分泌机制已基本清晰,但受体细胞对EVs的识别和摄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EVs进入受体细胞的生物过程包括受体细胞对EVs的识别、摄取以及EVs的货物释放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了EVs在摄取后如何通过"溶酶体逃逸",从而释放货物,将有助于推进EVs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此外,了解和控制EVs在受体细胞中的有效摄取,对阐明EVs的功能及其临床应用同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组:胞外囊泡;外泌体;内吞作用;摄取;释放

Review: Optogenetics in oral and craniofacial research

Qinmeng ZHANG, Luyao SONG, Mengdie FU, Jin HE, Guoli YANG, Zhiwei JIANG

DOI: 10.1631/jzus.B2300322 Downloaded: 833 Clicked: 991 Cited: 0 Commented: 0(p.656-671) <Full Text>   <PPT>  221

Chinese summary   <20>  光遗传学在口腔和颌面部研究中的应用

张芩梦1,2,宋璐瑶2,傅梦蝶1,2,贺瑾1,2,杨国利1,2,姜治伟1,2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省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肿瘤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杭州市,310058
摘要:光遗传学通过光学和基因工程相结合对特定的基因表达和生物功能进行控制,具有精确的时空控制、无创和高效等优点。蛋白质被植入经基因改造的光感传感器后,在光刺激下调节构象的变化。因此,光遗传学技术可在从亚细胞和细胞水平到神经回路和行为模型等不同层面上为口腔生物学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本综述介绍了光遗传学的起源和光遗传学方法在口腔颌面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着重描述了通道视紫红质(ChR)、古紫质(Arch)和氯视紫红质(NpHR)等光遗传学工具在神经科学基础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体内建立不同的口腔行为测试模型(口面部运动、舔舐、进食和饮水),同时回顾了光遗传学在三叉神经痛和颌面蜂窝织炎的临床前研究中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此外,在转化研究中,光遗传学工具被用于控制牙髓干细胞的神经源性分化。虽然光遗传学工具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其在口腔研究领域的大型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还很有限。光遗传学潜在的应用方向包括探索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味觉丧失的治疗策略、研究口腔细菌生物膜、增强颅颌面和牙周组织再生,以及阐明干槽症、口干症和灼口综合征的可能发病机制。

关键词组:激光;细胞分化;细菌毒力;神经系统;神经生理学;行为科学

Review: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fertility, and assisted reproduction

Lingjian ZHANG, Fangfang ZHANG, Zhiyuan MA, Jie JIN

DOI: 10.1631/jzus.B2300261 Downloaded: 730 Clicked: 1002 Cited: 0 Commented: 0(p.672-685) <Full Text>   <PPT>  210

Chinese summary   <19>  乙肝、不孕不育与辅助生殖

张灵剑1,张方芳2,马志媛3,金洁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科,中国杭州市,310003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中国杭州市,310003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癌症临床药理与毒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03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世界范围内传播最广泛的病毒之一,也是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既往研究已经揭示了HBV感染对生育能力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患有乙肝的不孕夫妇选择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来满足他们的生育需求。尽管HBV感染率很高,但目前其感染对辅助生殖治疗影响的研究仍较为有限且存在矛盾。本研究旨在全面概述HBV感染对生育能力的影响,并讨论其对妊娠结局、垂直传播、妊娠并发症和ART治疗期间病毒活性的影响。我们通过在PubMed上检索1996年至2022年间发表的关于HBV和ART的研究,发现HBV感染对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均存在负面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在接受ART治疗的夫妇中,HBV感染可能会增加妊娠并发症的风险。HBV感染对ART妊娠结局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且现有的证据不支持ART增加HBV垂直传播风险的观点,同时相关研究较为有限。随着ART的发展,特别是免疫抑制疗法的广泛应用,HBV再激活(HBVr)的风险正在增加。综上所述,定期进行HBV感染筛查和HBVr风险分层及管理对预防ART期间的HBVr至关重要,但ART期间预防性抗HBV治疗的最佳策略和时机的确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组:辅助生殖技术(ART);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抑制剂;妊娠

Research Articles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tumor landscape in ovarian carcinosarcoma

Junfen XU, Mengyan TU

DOI: 10.1631/jzus.B2300407 Downloaded: 676 Clicked: 1131 Cited: 0 Commented: 0(p.686-699) <Full Text>   <PPT>  267

Chinese summary   <22>  单细胞转录组学揭示卵巢癌肉瘤的肿瘤特征

许君芬1,2,屠梦雁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肿瘤科,中国杭州市,310006
2浙江省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6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来表征卵巢癌肉瘤的细胞组成并鉴定其分子特征。我们将scRNA-seq应用于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卵巢癌肉瘤标本,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验证,最后将卵巢癌肉瘤的scRNA-seq数据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肿瘤及其他研究中的卵巢癌肉瘤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该卵巢癌肉瘤患者中可同时检测到恶性上皮细胞和恶性间充质细胞。我们鉴定了四个具有不同生物学作用的上皮细胞亚簇,其中上皮细胞亚簇4表现出高水平的乳腺癌1号基因(BRCA1)和DNA拓扑异构酶II α(TOP2A)表达,这与耐药性和细胞周期有关。通过对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我们还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多功能生长因子(PTN)信号通路是促进这种细胞通讯的主要途径。此外,通过将这种卵巢癌肉瘤的恶性上皮和间充质细胞与课题组前期发表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scRNA-seq数据及其他已发表的卵巢癌肉瘤数据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样本中存在该卵巢癌肉瘤中的所有上皮亚簇。值得注意的是,间充质亚簇C14在卵巢癌肉瘤中表现出特异性表达模式,其特征是肽基丙基异构酶24A1(CYP24A1)、胶原XXIII型α1链(COL23A1)、胆囊收缩素(CCK)、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PTN、Wnt抑制因子1(WI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达水平的升高;当与另一份已发表的卵巢癌肉瘤数据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该亚簇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综上,本研究提供了人类卵巢癌肉瘤的单细胞转录组特征,并为阐明卵巢癌肉瘤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资源。

关键词组:卵巢癌肉瘤;单细胞RNA测序;肿瘤异质性

Genome-wide CRISPR screening identifies critical role of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ous (PTEN) in sensitivity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o chemotherapy

Liming LIN, Jingjing TAO, Ying MENG, Yichao GAN, Xin HE, Shu LI, Jiawei ZHANG, Feiqiong GAO, Dijia XIN, Luyao WANG, Yili FAN, Boxiao CHEN, Zhimin LU, Yang XU

DOI: 10.1631/jzus.B2300555 Downloaded: 862 Clicked: 1235 Cited: 0 Commented: 0(p.700-710) <Full Text>   <PPT>  242

Chinese summary   <18>  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揭示PTEN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中的关键作用

林黎明1,2, 陶菁菁2, 孟颖2, 甘宜超3, 何鑫4, 李姝5, 章佳炜1, 高飞琼1, 辛迪佳1, 王璐遥1, 范依丽1, 陈博晓1, 吕志民2, 徐旸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 中国杭州市, 310009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转化医学研究院, 浙江省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 癌症中心, 中国杭州市, 310029
3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 中国杭州市, 310058
4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研究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杜阿尔特市, 91010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 中国上海市, 200025
摘要:近年来,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新型靶向药物开发方面虽取得显著进展,但目前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较低。本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小分子化合物NL101的抗白血病活性,该化合物是通过在苯达莫司汀的侧链加上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基团修饰形成。NL101能抑制髓系恶性肿瘤细胞和原发性AML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DNA损伤和半胱天冬酶3介导的细胞凋亡。全基因组CRISPR文库筛选发现,PTEN基因在NL101处理后调节细胞存活中起到关键作用。PTEN敲除或抑制伴随着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可显著降低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对NL101诱导的凋亡作用。雷帕霉素联用可通过抑制mTOR增强AML细胞对NL101诱导细胞死亡的敏感性。上述发现揭示了PTEN蛋白的表达是NL101化疗敏感性的主要决定因素,这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NL101与雷帕霉素联合治疗AML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组:CRISPR/Case9全基因组敲除文库;PTEN;雷帕霉素;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

Correspondence

Correspondence: A novel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acute pancreatitis

Shiyin CHEN, Cheng ZHANG, Zhi'en WANG, Jian ZHANG, Wenqiao YU, Yanshuai WANG, Weiwei SI, Tingbo LIANG, Yun ZHANG

DOI: 10.1631/jzus.B2300539 Downloaded: 470 Clicked: 790 Cited: 0 Commented: 0(p.711-718) <Full Text>   <PPT>  200

Chinese summary   <22>  一种新型的急性胰腺炎临床数据管理平台

陈诗音1,张承1,王志恩2,张剑1,俞文桥3,王衍帅1,斯巍巍1,梁廷波1,张匀1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浙江省胰腺病重点实验室,中国杭州市,310003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国杭州市,310003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综合监护室,中国杭州市,310003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难度大且死亡率高,尚需进行大量临床研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临床数据,而不同医疗中心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这增加了临床研究的难度。因此,一个能够对真实世界数据实施结构化统一管理的单病种多中心数据平台将会成为一个提升急性胰腺炎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及进度的理想工具。该平台包含以下内容:临床数据的前结构化设定、数据录入/导入方式的设定、基于特征标记的同质病例检索功能、以诊治场景重现为特征的数据输出模式、数据安全及脱敏方式的设定、数据共享及利用方式的设定、随机对照试验(RCT)模块的搭载等。急性胰腺炎多中心临床数据管理平台的使用让医疗中心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和研究中获得了安全精准、结构统一、追溯可行、场景清晰、功能齐全的真实世界医疗数据,并且在开展多中心、高质量、多任务的临床研究的同时,实现了临床诊治及医师培训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组:急性胰腺炎;临床数据管理;结构化数据;多中心

Correspondence: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a challenging case treated with anti-CD19 CAR-T cell therapy

Yang YANG, Xiaolin GU, Jingsong HE, Yongxian HU, Zhen CAI

DOI: 10.1631/jzus.B2300835 Downloaded: 526 Clicked: 895 Cited: 0 Commented: 0(p.719-722) <Full Text>   <PPT>  201

Chinese summary   <19>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治疗的挑战性病例

杨杨1,顾晓琳1,2,何静松1,胡永仙1,蔡真1
1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中国杭州市,310006
2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血液科,中国舟山市,316100
摘要: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罕见的小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肿瘤,会累及骨髓,甚至累及淋巴结和脾,通常与克隆性IgM球蛋白血症相关。尽管WM通常伴有惰性临床病程,但却无法治愈。本研究报告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WM案例。该患者在化疗、免疫治疗和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后出现复发/难治性病变,并累及髓外,但在CD19定向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此外,我们还回顾了文献中报道的CAR-T细胞治疗WM病例。本案例中的患者已接受一年多的随访,其病情仍保持良好的部分缓解状态,这表明CAR-T细胞疗法具有作为复发/难治性WM替代方案的潜力。人们迫切希望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评估这种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和难治性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38 Zheda Road, Hangzhou 310027, China
Tel: +86-571-87952783; E-mail: cjzhang@zju.edu.cn
Copyright © 2000 - 2024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